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1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开启电生理手术“零射线”时代 全国首批绿色导管室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启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7: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初红霞(右一)团队在查房
初红霞(右三)团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过去,在心内科医生办公室,常常听到这样的疑问:“怀孕心律失常,如果进行X射线下射频消融,会不会导致胎儿畸形?”“儿童心律失常,如果在X射线下进行射频消融,会不会影响发育?”……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诚然,通过介入手术开展射频消融是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导管射频消融术需要在X射线的影像指导下开展,射线的使用将一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如孕妇、儿童、免疫力低下者挡在了“门外”。
如今,全国首批绿色导管室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启用,开启了电生理手术“零射线”时代,给更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任初红霞及其团队不仅可以褪下身上沉重的铅衣轻装上阵,更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精准和高效的治疗服务。

初红霞手术团队

初红霞(右一)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不仅“零射线”,还更精准高效
10月26日,60多岁的李大妈成为烟威地区首个进入绿色导管室进行房颤手术的人。“头天手术,次日出院,愈后良好”,这是初红霞团队在位于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的烟台首家按照中国绿色导管室建设标准建设的导管室内交出的成绩单。
“与传统导管室相比,绿色导管室不依赖DSA造影机,也不使用X线成像,而是配备先进的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心腔内超声等设备。”初红霞告诉记者,术中医生将心腔内超声导管置于心脏中,代替传统的X线成像观察导管位置,并结合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实现精准化的“零射线”治疗。
对于“零射线”治疗方式,初红霞表示,绿色电生理技术主要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精准治疗等特点。“除了能避免射线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潜在危害,还可利用心腔内超声,非常直观地看到心脏的跳动,并能识别心腔内特殊解剖结构,如心耳、冠状窦口、卵圆窝、食道和主动脉等,同时术中能够实时监测心包填塞、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与三维电生理系统完美结合,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确保了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或者避免了并发症。
不断提档升级,30斤铅衣成往事
“每当肌肉劳损发作,我连穿脱手术衣都成了大问题。”说起传统X射线下射频消融,初红霞有苦难言,“为防止X射线带来的辐射,我们的医护人员都要身着重达30斤的铅衣进行手术,长年累月的负重前行,让我们被各种各样的病痛折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医生的职业生涯。现在好了,随着新兴的零射线治疗心律失常技术——绿色电生理技术和绿色导管室的逐步普及,30斤铅衣将成往事。”
“首例手术成功后,科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逐步提档升级。”初红霞透露,作为全国首批无射线房颤术者,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已有另外两位年轻术者也取得了无射线房颤术者的认证,团队可安全高效完成射频手术,最快一日内可完成10余台。这种绿色电生理技术的使用,使患者免受X射线辐射,将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排忧解难。”
记者了解到,虽然绿色电生理手术对于孕妇、备孕夫妇、儿童、造影剂过敏患者等较为“友好”,但年龄较大或有血管畸形的患者,仍需要借助常规导管室X射线下手术,“但这仅仅只是辅助,有了绿色电生理技术,X射线使用率将大幅降低。”初红霞说。


助力“健康中国”,登攀脚步不停歇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烟台毓璜顶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以“心律失常介入诊疗”为特色技术,技术力量雄厚,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近20年来,开展了多项全国第一批暨山东省首例技术: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肥厚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心外膜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CRT起搏治疗心衰等;在胶东地区首先开展了左束支起搏技术,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治疗心力衰竭等。年度完成导管消融及起搏器植入手术2000例左右。
目前,科室是国家首批房颤中心示范基地,国家CDQI标准化房颤卓越中心、CDQI左心耳封堵术标准化培训中心,山东省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现有医护人员30余,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8人。
“下一步,科室将高点定位,充分发挥心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亚专科的技术优势,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促进区域心律失常专业的快速发展。”初红霞表示,面对万千房颤患者亟待满足的多元化健康需求,“科室将在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上持续研究和探索,将更多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提升房颤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在增进百姓健康福祉的同时,更助力‘健康中国’早日到来。”

通讯员:李成修 崔方荣 姜宗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