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一个成年人的心脏重量约为250g,只占人体重量的2%,但就是这样一个拳头大小的器官,却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中枢,承担着身体维持正常运转的重任。心脏以其复杂的结构和强大的功能,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而心外科手术也因其技术难度高被称为外科“宝塔上的明珠”。
为了攀登高峰,更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二病区负责人田茂洲用尽一生所学,坚守无影灯下二十余载,在小小的心脏之上,书写下了一名医者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承诺。
田茂洲(左二)团队分析患者病情
烟台论坛客户端7月18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王雅慧)一个成年人的心脏重量约为250g,只占人体重量的2%,但就是这样一个拳头大小的器官,却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中枢,承担着身体维持正常运转的重任。心脏以其复杂的结构和强大的功能,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而心外科手术也因其技术难度高被称为外科“宝塔上的明珠”。 为了攀登高峰,更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二病区负责人田茂洲用尽一生所学,坚守无影灯下二十余载,在小小的心脏之上,书写下了一名医者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承诺。
承诺始于责任: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零死亡率
冠脉搭桥术又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取人体自身一段血管,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病变的远端之间搭桥,使主动脉的血液能够通过移植的血管供应到冠状动脉的远端,从而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作。
作为心外科重要的术式之一,冠脉搭桥术的质量也成为了衡量一座医院心外科实力的重要标准,而近几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二病区田茂洲医生的医疗组始终保持着常规冠脉搭桥术0死亡的记录,哪怕放眼全国,这个数据都足够亮眼,也展现了烟台毓璜顶医院在该领域的绝对实力。
“冠脉搭桥术的难点归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术者必须做到‘一次到位、一次做好、一次完美’。”作为冠脉搭桥术的专家,田茂洲介绍,由于心脏结构复杂,且患者的冠脉质地差异大,所以要求术者必须具备过硬的精细化手术能力和过硬的紧急处置能力,特别是冠脉桥吻合口,必须做到100%精准吻合,否则将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特别是一些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手术中的每一个动作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这是一位60岁老者对田茂洲发自肺腑的感谢。前不久,该患者由于频繁的心绞痛紧急就医,经过检查田茂洲发现,老人的冠状动脉堵塞严重,血管比曲别针还要细,如果不及时搭桥,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从检查结果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冠脉全程粥样硬化,在靶血管上找到搭桥落脚点都很难,手术中风险极大,术中稍有不慎,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一面是垂死的病人,一面是失败的高风险,面对两难选择,田茂洲毅然决定接下这台手术。
为了给予患者最好的手术治疗,田茂洲带领团队反复进行病情讨论,并迅速拿出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手术方案,而在手术中,田茂洲更是精益求精,每一个步骤都力求完美,最终取得了手术的成功。术后,该患者不仅痊愈,而且还很快开始了跑步锻炼,用患者自己的话说,是田茂洲团队让他又重新活了一次。
“目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比较成熟,但对于一些特殊患者,我们还是要做到一人一策,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在田茂洲的职业生涯中,接触过无数患者,而针对一些疑难病例,田茂洲也从不轻言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会想发设法找到解决之道。
曾经,一位罕见的主动脉壁严重广泛钙化的患者慕名找到了田茂洲,由于患者的主动脉质量太差,且出现了全身主动脉广泛钙化的情况,常规的手术手段无法实施,但从患者的病症分析,想要救命,唯搭桥一种方法可行。当巨大的风险再次摆在了田茂洲团队的面前时,大家再一次选择搏一把。由于患者的情况特殊,田茂洲摒弃了传统手术方法,而是尝试利用新的医疗器械在主动脉完全不阻断的状态下进行冠脉桥缝合,经过田茂洲团队的努力,该患者的搭桥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患者终于看到了痊愈的希望。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对患者的生命负责是我们的底线,而对每一个生命不轻言放弃则是我们医生的本能。在心脏外科领域,其实没有简单的手术,医生每精进一步,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对我而言,这种责任比天大。”田茂洲坦言,心外科的手术对象是心脏,是与生命紧密相连的器官,为了患者,他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退缩半步的理由。
田茂洲(左二)团队讨论患者治疗方案
精进始于用心:不换瓣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心脏瓣膜成形手术,是对患者更长情的告白
向前!再向前!一直向前!这是业界对田茂洲及其团队最形象的评价。作为在心外科耕耘数十年的知名专家,田茂洲不仅没有固步自封,反而积极成为行业先进技术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埋头苦干,最终让无数患者成为新技术的最大受益人。
在临床上,心脏瓣膜病患者往往需要通过更换人工瓣膜来重新获得心脏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在临床上,由于技术的限制,人工瓣膜与自身人体瓣膜相比具有很多缺陷,不仅功能效果有差异,并且人工瓣膜时间久了有失效的风险,许多患者甚至需要反复手术。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心脏瓣膜病治疗的远期效果,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田茂洲远赴国内外多家大型心脏中心学习进修,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全国较早开展心脏瓣膜成形术的术者。
“心脏瓣膜成形术其实就是通过手术对病变瓣膜进行修复,从而恢复瓣膜的功能,重塑患者心脏的功能,避免了使用人工瓣的问题。”田茂洲介绍,心脏瓣膜成形术需要在心脏停跳的状态下进行,所以手术时间要严格控制,每耽误一分钟,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就会增加一分,手术风险也随之攀高,所以该手术要求术者具有较强的手术技巧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曾经,一位女性患者来到了田茂洲的诊室,该患者由于心脏瓣膜病变造成了心脏功能受损,在沟通中,田茂洲了解到该患者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拉扯两个女儿,生活压力比较大,加之较为年轻,所以患者更倾向于接受心脏瓣膜成形术。
患者的心情田茂洲感同身受,但该患者的瓣膜质量差,修复难度很高,虽然承担着风险,但田茂洲再次选择了迎难而上。由于患者瓣膜病变复杂,简单的修复难以恢复功能,为此,田茂洲采用了瓣膜削薄+人工腱索+3D立体成型环的手术方案,在较短时间内成功为其完成了上述手术,终于让患者转危为安。
“心脏主动脉瓣膜约有两个硬币大小,手术空间很小,难度很大,特别是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三个手术环节,对我们的要求非常高,虽然过程很艰难,但看到患者康复,我们就特别有成就感。”在田茂洲看来,医生的每一次精进,最终的受益人都是患者,而患者的康复则成为了医生努力的最大奖赏。
突破始于爱心:心外科微创手术还患者更好的生活
在采访中,田茂洲的电话经常响起,而所有的电话都是患者或者同事打来了,田茂洲坦言,作为一名心外科医生,患者和手术已经将生活填得满满当当,在生活中,自己与患者接触的时间远远大于家人,也正是因为这种朝夕相处,田茂洲更能体会患者的痛苦,也让田茂洲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对于一名医生而言,治病我觉得有两个境界,首先是治病救命,这是医生职业的底线,而更高的追求,我觉的是让患者忘记自己是个病人,也就是说要让治疗变得更舒适,让手术给患者留下的创伤最小。”在田茂洲的眼中,最好的手术是无声无息且温和有度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理念的影响,田茂洲再次在心脏外科微创领域做出了一番成绩。
“目前微创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势成为患者追捧的明星术式,但由于心脏外科的特殊性,微创在该领域运用并不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适应症患者享受到微创手术。”田茂洲介绍,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需要用器械切开患者的胸骨并通过扩胸器进行支撑,对患者的胸腔骨骼难免造成损伤,且手术后会留下明显的伤痕,对患者心理上也是一次打击。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田茂洲在医院的支持下前往广州心血管病研究所等地学习先进的心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经过反复钻研和实践,目前,田茂洲团队在该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适应症患者成为了微创的受益人。
曾经,一位年轻的女性演艺人员需要进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按照传统术式,该患者必须劈胸骨,而长长且明显的伤疤对一名演艺人员来说是个难以承受的打击。为此,该患者咨询了多家医院,但给出的答复都是无能为力,在几近绝望之时,她来到了田茂洲的诊室,在得知患者的需求后,田茂洲为其进行了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术后患者不仅恢复迅速,而且胸前没有留下任何伤疤,这让患者大喜过望,直言是田茂洲给了自己实现重返舞台梦想的机会。
面对鲜花与掌声,田茂洲却从未沾沾自喜,作为心外科专家,田茂洲认为,一台成功的心外手术不仅需要术者高超的技术,更需要麻醉、监护、手术室、超声、影像等多学科的配合,任何一个科室能力不足,都会造成手术失败。而近年来,田茂洲和团队之所以干劲十足,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全院同事们对患者、对生命极端负责的态度和不断精进的努力,在这种氛围下,每个人都成为了帮助病人与病魔抗争的战士。
在采访的最后,田茂洲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医生,他每天都在和无数个“受伤”的心脏打交道,他在无影灯下的每一个动作也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虽然很辛苦、虽然压力巨大,但只要对患者有益,他和同事们都会勇敢坚定地走下去,全力以赴为患者打造一颗“坚强的心脏”。
专家简历: 田茂洲,医学博士,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从事心脏外科工作28年,曾经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等心脏中心学习各种心外科技术,除常规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尤其擅长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超声引导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主刀及参与完成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等心脏疾病救治手术5000余例。先后了完成了胸腔镜镜头旋转自动纠偏系统研发与应用等4项省市级课题,发表SCI收录文章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