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烟台论坛客户端3月14日讯(通讯员:李成修 崔方荣 李凌峰)砥砺前行,她和团队一次次用精湛技术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开拓进取,为患者延长生命周期的同时,也在为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最大努力;勇攀高峰,不断引进肿瘤治疗的最新技术,同步国际,领先国内,探究肿瘤发生、发展和迁移机制,一切让患者获益为最高宗旨——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孙萍从事临床工作30年,她用执着拼搏和不轻言放弃的信念,带领团队一路攀登肿瘤医学的高峰。 孙萍(右)团队查看患者病情 引进新技术 用粒子支架撑开患者生路 孙萍主任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对癌症的正确了解,不少人常常谈癌色变。事实上,癌症并非绝症,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只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1/3的癌症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延长生存;1/3的癌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癌症也是可以战胜的。 去年年底,48岁的患者李先生因胆管癌全身黄染入住毓璜顶医院。入院时总胆红素为413.2umol/L,直接胆红素257.5umol/L。经过再三斟酌,孙萍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碘125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术,半月后病人胆红素降至正常。 “胆管癌常伴有严重梗阻性黄疸,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有些病人发现时即为严重的黄疸,已失去手术机会。”孙主任说,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靶点局部剂量高,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低,能够在肿瘤组织内均匀分布,明显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正常组织,对于肿瘤的远期疗效显著。而与胆道支架结合的植入术,可提高梗阻胆管的再通率,为梗阻性黄疸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021年,科室两位年轻医师进修回科,也带来了这项新技术的开展。据介绍,从去年3月份至今,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已经成功开展43例胆道粒子支架植入术,平均两个周拔管,为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提供保障。 “新药新技术的运用为癌症患者带来曙光,科室目前开展了肿瘤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血管介入等肿瘤诊疗技术,其具有定位精确、创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确切等特点,能更好的弥补传统肿瘤治疗手段的劣势与不足。”孙主任说,现在治疗癌症的水平越来越高,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原本被宣判“死刑”的患者,却能依靠最新的医疗技术与手段,奇迹般地继续活过3年、5年……。 孙萍(右二)团队在查房 孙萍(中)团队讨论患者治疗方案
打造新模式 MDT领先国内诊疗水平 在采访中,孙萍主任多次强调,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以及全程规范化诊疗这三个关键性的词语。 而这三个关键性的词语综合到一起,便是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即:集合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各个学科的专家,针对肿瘤患者的病情展开深入讨论,最终给出综合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肿瘤治疗不是单一科室可以完成的,需要各学科积极参与。 一位患者家属曾这样描述过求医历程。她说,之前跑过很多家医院和不同的科室,得到的治疗方法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如果自己在各医院各科室协调,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难以想象的,而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尽快得到确切的治疗方案就多一份治愈的胜算。 李先生患有肠癌肝转移,无法进行手术治疗。通过MDT讨论,建议先行转化治疗,再进行手术。经过6个周期的双周化疗,肠道及肝脏病灶明显减小,MDT团队认为已达到最大效益,完全可以实施手术。李先生随后行手术治疗,身体状况良好。 李先生获益的基础,就是严格执行MDT全程规范化诊疗的策略。 已经“带瘤生存”了十年的陈先生,亦是规范化诊疗模式的受益者。“10年前,这位肺癌患者刚到医院就诊时就已经出现了转移,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她回忆说,当时便组织专家进行MDT,为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因EGFR21外显子基因突变,给予患者一代抗EGFR抑制剂之后,病情得以控制,维持两年之后病情发展。经多学科讨论之后,又给予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手段,生存期又延续了3年。之后,病情再次进展,在肿瘤内科的不懈努力下,对患者进行多次基因检测之后,发现患者T790M突变,应用三代抗EGFR抑制剂至今,目前一直定期复查,病情稳定。 在孙萍主任的电脑里保存着一张张照片,里面的很多患者不仅延长了生命周期,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规范用药治疗之后,与常人无异。她说,随着肿瘤治疗方案的日新月异,“带瘤生存”已是许多肿瘤患者的常态,但这必须是在经过合理治疗加上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之下,将肿瘤控制在稳定状态。 孙萍在意大利萨萨里大学医院参观交流 同步国际最新 临床试验惠及更多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目前没有有效的靶向药物,传统的化疗、抗血管生成等治疗疗效不尽人意,新型抗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靶向药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正在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开展,有6例该类患者通过加入临床试验得到了新型靶向药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领先国内,同步国际,2012年,烟台毓璜顶医院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查,其临床药理试验基地获得了国家GCP资格认定,标志该院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资格。也就是说,毓璜顶医院的癌症病人可以提前一年甚至数年,免费使用国际最新、国内尚未上市的抗癌药物。如今,毓璜顶医院每年都会有两三百名肿瘤患者免费用到新的抗癌试验药物。 “一旦得了肿瘤和癌症,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因为随着医学领域的日益发达,新药新技术的运用令很多肿瘤患者长期生存。”孙主任说,这些新出现的抗癌药,给很多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曙光。除了药效往往优于“老药”,入组治疗的患者用药、检查全部免费,也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此外,由于目前医院所参加的药物都是二到四期的临床试验药物,已经过了一期试验药代动力学的评估,对其毒副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控。这些临床实验遵循国际最严格的流程,也在无形中更加规范了科室的肿瘤治疗。 开设特色门诊 “一方”不能包治百病 当年的一部电影,让人们知道了脸上、身上长有痣,影响的不仅仅是美观,它也可能发生癌变,成为黑色素瘤。 以往,由于黑色素瘤发病率较低,关注少,系统性规范治疗普及程度不够,许多患者无法得到规范系统的诊治。建设黑色素瘤综合规范以及综合诊治需要完善的专科诊疗体系,为此,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成立了恶性黑色素瘤专病门诊。 秉承着一切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更多的特色门诊在肿瘤内科相继展开。胃肠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门诊,免疫门诊,出血性疾病门诊……,对此,孙主任解释,癌症千变万化,“一方”不能治百病,肿瘤更需要个体化、精准化的特色治疗方案。她也常常告诫年轻医生,医者之路需严谨而行,对于每一例病例都要反复求证,不能有丝毫松懈。 记者了解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自2007年开始在烟台市内率先开展了肿瘤相关基因的检测,分析并指导肿瘤治疗,使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化治疗模式。近年来,医院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建立了烟威地区唯一、全省领先的标准肿瘤标本库,即将手术离体的人体正常或病理组织、全血、血浆、体液或初步处理的生物样本如DNA、RNA等,通过冷冻等多种途径加以保存,收集相关完整的临床、病理、治疗、随访等资料以构建现代化的科研平台,可以随时提供已经确诊的,符合科研设计需要的良恶性疾病标本,更好地为直接探究肿瘤发生、发展和迁移机制建立了良好技术平台。2013年美国FDA首次审批通过高通量测序用于临床测试,该科也开展了高通量测序指导下的肿瘤精准治疗,与国际接轨,启动了基于高通量分子技术获得肿瘤分子图谱和分类并指导肿瘤治疗的医学模式。 分组亚专业 人才梯队建设迈向精准医疗 自1998年建科至今,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经过23年的不懈奋斗,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目前综合实力挺进全国前列。肿瘤内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己学科发展的特色,即集化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和靶向治疗为一体的肿瘤综合治疗的学科发展模式。 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充分发挥省级医疗区域中心的地位,致力于各类恶性肿瘤的诊治尤其是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肩负着肿瘤学科建设的重任,孙萍主任深谙人才的重要性。 “如果人才队伍的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那么,面对肿瘤的治疗就会停滞不前。”她说,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临床实践,都需要大量人才的加入,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肿瘤内科建设人才梯队的举措也很明确,依照现有特色门诊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才特点,培养年轻医生在各自的亚专科领域有所作为,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组,使肿瘤治疗真正做到精准化。 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孙萍 专家简介 孙萍,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烟台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肿瘤科学科带头人。从事临床工作30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实体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微创治疗及综合治疗。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姑息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胃肠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