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2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全方位带您认识海南黄花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收藏在很大程度上跟文化有关,最终让人获得的快乐是文化的快乐。看完此文一定让你方寸大乱,云里雾里。老外讲Easy come easy go,中国人信奉辛苦追求到的才是最好的。用金钱就可轻易换取的是电子产品、房产、花天酒地一时安乐,但换不来内心长久的喜悦、笃定和自信,这是文化的乐趣,海黄也是如此。
  一、海南黄花梨油梨和糠梨
  我们俗称的海黄并不是说海黄树,类似我们说的沉香并不是沉香树一样。海黄树横切后可看到树有三层:树皮、白木和海黄,平时我们见到的树是两层,树皮和白木。
  下图是完整一颗海黄树,我们俗称的海黄之是中间颜色深的那一点点。

  在海南本地,他们会把树心长成的海黄叫做”格”。比如:新料叫嫩格,糠梨叫黄格,油梨叫油格。格也是白木慢慢成长转化成的,经常有料是糠油共生。
  下图就是糠油共生,外面色浅为糠梨,里面色深为油梨。这在海黄中是经常遇到的。做成手串经常会有所谓“金包铁”效果。一个手串有糠梨和油梨也是件美事。

  糠梨和油梨树的种子都是一样的,下图是新摘下来的树种。

  大致分布是在山的东面是糠梨,山的西面是油梨。举例就是东方市的料是油梨,三亚市的料就是糠梨,海黄树在整个海南岛都有分布,树长在山顶、山腰和平地长出来的都有区别。主要是树在生长过程中,汲取养分和气候条件有区别,海黄树号称十年长一格,不同环境形成的格不同,大抵是环境越恶劣材质越好,和印度小叶紫檀一样。环境造就了油梨和糠梨的区分,当然也有不易区分出的又像油梨又像糠梨的,还有糠油的共生体。这些都是大概的概念。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区分,请大家不要用考古式专业态度来纠结,徒增烦恼。
  明代传世家具看是极其推崇糠梨,我相信当时也有油梨,但没有被大面积采用,原因可能是当时光线不好,不易体现油梨的美。现在有了光电,近几年油梨被疯狂推崇,个人持中立意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必纠缠哪个更好,对眼缘的就是属于你的最爱。


  对于手串来讲盘玩久颜色都会加深,特别是喜欢手盘的建议选择糠梨,盘后会有类似油梨的颜色。油梨需要更精心用手套盘,适合偶尔上手把玩。
  二、海黄颜色
  下图是随意找了几张海黄手串的图片,重点是展示不同的海黄颜色。

  海黄色彩的变化极其诡异而且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掌柜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种色彩的变化,往往色彩随着纹路都会有大拐弯式样的变化,同一颗树也能展示出不同的色彩,在树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颜色出来。这也是痴迷海黄的一个原因,总是给你惊喜和新奇。大致变化范围在黄到黑之间渐变。在这范围内经常有红色和紫色的跳跃点缀,让整个色彩异常丰富。这让海黄在色彩和纹路上确定了每条手串的唯一性。也是我们坚持一物一拍的原因。
  长时间的观察和学习,往往会让你学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本领,看多了真品,去淘宝逛逛,销量靠前,价值几百的海黄让你再没了兴趣。为什么捏?
  三、海黄纹路和毛孔
  下图是棵数百年的海黄老树,有机会去海口可到人民公园看看,这树在海黄中算顶级大树了,而越黄还有靠两人围抱的大树,切记海黄无大料,“幸运之锤”会让你穷家荡产。我印象中广州靠步行街的路上也有几颗,看树干位置被保护起来的基本就是了。

  毛孔也就是棕眼,但凡木头一定要有,类似人的血管是树就有。同一颗树,所长的格也有不同,枝杈、树干、树根形成花纹和毛孔粗细各有不同。枝杈料毛孔最细,纹路疤结最多,容易形成俗称的鬼脸,特别适合做手串和小把件;在原料稀缺的年代小树树干也起了枝杈料的作用。
  重点讲下海黄裂心问题,基本海黄树心都会有裂心,做成手串就是在孔位位置,对眼手串就是眼睛位置,只是裂心程度不同,一般商家都会避开不讲,替商家和玩家都讲句话,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商家尽量都来讲明白,买家都不要认为是天大的事情,一般在制作工艺上都会进行点胶处理,不会继续裂。过分纠结会让自己苦恼无比。大部分不裂心的就是大料避开树心来车珠子,裂是避了,纹路却不美了。不排除小部分完美品,碰到就是缘分了。

  树干料粗壮,毛孔相对枝杈料比显粗长,特别适合做家具,大开大合之美。靠近地面部分的树干料还容易形成水波纹,原因是要承受整棵树的重量,这部分木料,密度好,有些几乎不见毛孔。

  海黄树根料是树输送营养的大本营,根料首要特点是毛孔粗大,但和干料比,切成平面后毛孔长度不如干料,是因为树根多扭曲,根料形成多奇形怪状,适合做雕件摆件类,常形成高密度瘤疤纹路,已成追捧对象。

  大家容易搞混的就是但凡看到毛孔略大就全部认为是越黄,难免断章取义了,我经常在论坛等地方看到大家一看毛孔略大就说:“本白看越”“越黄无疑”“吃药了”。没有批判的意思,只是为那些被轻易判刑的海黄鸣不平。判断海黄越黄不是靠一张图片就能判断的,图片展示不了分量和味道,也展示不了立体感,更不要讲经常拍图有色差、晃动等,经常同一条串用手机和单反拍来给那些专家看,他们都会自相矛盾,因为不用担负任何责任。但凡真正的专家不会靠图来定义。举例:有心的人可到博物馆看黄花梨的家具后手机拍图请那些伪专家看下,大抵都会判断是草花梨。


  海黄的纹路有机会需要专门开贴讲,确实是个大类,也是人迷恋的根本。每个海黄都是独一无二,一珠一世界,一珠一菩提,盘古开天,峰峦叠嶂,飞禽走兽,古文象形,似人物风流倜傥,如佛祖伟人庄严肃穆,各种鬼脸鬼眼穿插其间。
  四、海黄的味道
  海黄味道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刨花,可闻可烧,在掌柜给您发货时,有需要的记得给掌柜讲,可奉送,海黄种子一样奉送,记得提醒,屁事多忘性好。

  看教科书会讲海黄是甜香味,越黄是辛辣味。等投身到实践中,大家会发现迷茫了。其实就是专家天天闻,让他闭眼来区分,也区分不出来。一般闻味道都是确认是黄花梨,再看纹路,颜色,分量,产地等来确认是海黄还是越黄。
  原因讲给大家听


  1,同一颗树枝杈料和根料味道都会有不同,
  2,油梨和糠梨也有不同,相对油梨味道浓郁持久,糠梨味道清淡易失。
  3,放置时间长短味道不同,新伐的树的味道和它再放置一段时间后味道不同。类似沉香在野生环境被埋了很久后的醇厚味道和树里新刮出来的味道对比差不多的概念。
  4,有很多早期被遗弃到山里,现在被拣出来的海黄。表层味道几乎没有,下锯后却奇香无比。现在工业开发从地下河道等翻挖出来的海黄等。在地下埋久了的海黄有天然的霉味和海黄的味道参杂一起。也有不同。
  所以首先要学会的是黄花梨的味道,经常闻来加强嗅觉记忆,不是上来就学海黄的味道和越黄味道的区别。往往连黄花梨味道是啥味都不知道,靠书上描述就来确定海黄和越黄就有点扯了。
  对海黄手串来讲,味道自然也有浓淡区分,老料油梨味道最为浓郁。新做出来味道浓郁。
  很多海黄上手说没味道有几个原因:
  1,你的问题,味道不是香水那么浓郁,是个相对概念,还是淡淡的香味,要近距离耐心闻,边抽烟边闻,味道就是看你抽的啥烟就是啥味了。
  2,时间久表层味道挥发了,这和沉香特别像,可通过密封,快速搓揉,适当的加温(比如套在热水杯上)等来让味道重新积攒起来,就容易闻到。一般海黄做的盒子等密封器具打开后就奇香无比,就是密封的原因。火烧打磨等也可以,但会有破坏性,请三思后行。
  3,盘玩久了后已形成包浆,表层已形成氧化层自然味道就被封住了,老的海黄家具和老料鉴别都是需要在不起眼地方用刀刮掉表层后来确认味道。所以海黄买料必备刀具一把,在木料市场的买料商人人带刀滴,作用就是刮开表层来闻味道。
  4,有些埋地料会让木料表层味道霉化,刚好霉化层做了手串,味道会夹杂霉味。但不是说地下料不好,我只是说地下料的表层味道。
  总结上面所讲:宗旨希望是大家对海黄有个大概了解,别指望海黄买几个手串就能成专家,不要期望速成,要有点科学的精神来看待,学无止境,更何况我们已经几乎见不到海黄大料,谈何鉴定。特别是看到很多有证书的,自欺欺人,据我的经验,有证书出具的一般都是卖假货的,从原料到木料商再到加工商,没有哪个环节可出鉴定证书,包括国家林业局鉴定只会讲是黄花梨,并不区分是海黄还是越黄。太多的鉴定经验一定是在民间,记住一定是在民间。靠买一些海黄工艺品就自诩专家的,我从内心是不认可的。
  我举例来讲:


  1,专家闻不出的味道,但一些用心的常年开料师傅却可轻易靠味道分辨。
  2,很多海黄和越黄靠味道纹路等难以区分,但雕刻师傅在下刀时可轻易区分出来,海黄韧性比越黄好,师傅在长期雕刻中接触的感觉让他能一下区分出来。
  3,经常游走在一线买料的木料商能根据外皮来判定海黄和越黄,这也是多年形成的专业技能。
  关于开光是一样的道理,信佛之人还是请没有开过光的宝贝自己开光的放心,求佛路上付出一些也是应该的。
  所以域见的建议是,打铁要自身硬,在自己不具备专业技能前,多看书,多实践,多上手,少下手买是硬道理。找个靠谱的诚信商家就算贵买也比错买的强。切记买的没有卖的精,一味追求价格,品质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海黄路上有很多靠谱诚信的商家,多耐心观察和接触,确定好一个商家可少走吃药的弯路。
  另:海黄是条不归路,有时候过眼既拥有也是一种境界,玩的路上是开心,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五、和我们相关的海黄财富发展史
  最暴利的第一批财富就是黄花梨的传世老家具,现在精神财富和内心满足感极强的收藏大咖基本都有黄花梨老家具,众所周知就是王世襄先生、马未都先生、张德祥老师等。不讲以前的他们收来的白菜价,现在的黄花梨老家具都是百万为单位,多有上千万过亿的拍价!看看大的拍卖公司近年的拍卖价格就明白了,各种羡慕嫉妒恨呐!有空拜读下这些大咖的书,我前面有推荐一些,开拓下眼界也是好事。

  第二波财富来自于80年代开始,基本持续到03年左右。中国明代宫廷推崇黄花梨,大肆采伐,到清入关时,黄花梨极其稀少了,清宫廷大力推崇紫檀,紫檀价格比黄花梨价格贵。清末到改革开放结束后一段时间,大家淡忘了海黄。大家还接受的概念是黄花梨没有了。而海南相对封闭的岛民生活用品都已极其奢侈的开始使用黄花梨了。中国信息不对等的信息倒卖时代到来了!闷声发大财的大咖们都在上了命的开始捞钱了。各种故事拉开序幕,伐树、收工具、拆房子等各种。但大抵故事版本都是这样的:当年发现的什么什么倒手赚了多少,貌似当年是拿扫把扫钱一样简单,转话锋就是,如果当年不卖现在就怎样怎样了。黄花梨也从几分钱一斤开始到现在贵的万元级一斤。
  3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灰姑娘到贵族的蜕变。留下的那些大咖不是当年会倒卖的小商人了,而是眼光长远的囤货的大咖们,只用放置就好了,财富翻番的往上走,这些大咖们会在合适的高价出手一些,再去疯狂囤积,在岛民们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就把黄花梨木料都吹到了大陆,北京、广东、福建、广西都有屯料的大咖们,靠小小的木料从吊丝变土豪再成为专家接受着大家的膜拜!现在海南市场繁荣,也有很多木料是从大陆回流到海南再流回内地。原因是大料少有人见,很多买家吃不准,觉着海南买的才正宗!
  第三波财富就来自于近几年。海黄稀缺,醒悟过来的岛民和操着亲切滴浓郁北方口音的河南、安徽等头脑灵活的农民们形成新兴的倒料部队,绝对的翻版游击队加鬼子的三光扫荡,开始地毯式搜寻黄花梨。各个村落都形成固定联络员,挨家挨户的寻找,大到房屋建筑木料,小到生产生活用品,无一不放过。靠山的村民们开始带是干粮,花上几天时间在山里刨树根,拣小木料,运气好都是几万到数十万的收入。

  早年种植的海黄树也悄然开始砍伐,作为珠子料也大量涌入市场;海口、东方、三亚、儋州等地政府开始引导深加工产业,各种旅游纪念品横空出世,参与的人员急速暴增。财富总值增多,但参与人员多,个体财富值相对少了很多,鱼珠混杂。全面海黄时代来了。随着社会的和谐(此处不准笑),玩家认知度的提高,资源再次快速稀缺。相比前两拨,这次是致富了一大批人。
  正在酝酿的第四波财富:黄花梨树苗的培育和大面积人工林的种植。这些都是政府引导,发展眼光看问题,造福子孙的好事,海南、广东、广西等地都开始有规模化种植!海黄树其实特别皮实,容易活,只是成材慢,需要数百年时间。去海南旅游的盆友们可以去尖峰岭、峨贤岭、霸王岭看看,运气好不定碰到海黄什么物件呢,没碰到别灰心,看看路两边大规模培育的海黄树苗也是快事。亲们都要爱惜身体,见证海南黄花梨历史的变化。
  此处特意讲下很多人说海黄树那么小都被砍了好可惜。本质来讲就是利益的驱使,奉劝不用过分激进,易伤肝,看图来定性过于偏颇了。有机会深入腹地你会发现海黄比以前发展好了太多,没有利益的驱使也不会有现在漫山遍野的海黄树木的栽种。我们要相信政府会引导好的,如果是违法行为违反大自然的规律,法律早就开始干涉了。平常心最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