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回复耐人寻味啊。。。。而且注销都这么迅速,很难想象是不是以前经常这么搞
注销了是因为北京同仁堂要追求责任了,注销可以躲避责任还有可以搪塞我,可笑的是10月21号注销了,10月22号在原址重新开了一家保健品公司俊良商行,还是原班人马没变化,照样在继续骗老年人买保健品 12345的回复,我只收到了4762块的退款,是把我父母没拆封的在慈和食品店买的保健品送去退还的费用,那时候还不知道是个假同仁堂,只是单纯的做了个退款。后来才知道没有字号授权,挂个假同仁堂招牌在卖保健品。 压根也没让我提供证据,就草草下了定论。 看人家操作,绝对是已经操作了很多遍 我初步怀疑是有市场监管部门里的某个人在包庇她们这个公司,完美的掐着时间注销了,然后以前公司没了,啥责任都没有了,第二天火速又注册一家新公司,还是原来那批人在经营。 申请行政复议,等着出结果 一、夸大治疗效果,误导消费者 慈和食品店在其组织的宣传活动中,肆意夸大保健品的治疗效果,甚至宣称其能包治百病。这种不负责任的宣传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更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刘某某作为负责人,应对此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诱导线上活动,给予小额报酬 慈和食品店工作人员利用微信群等线上平台,诱导老年人观看直播并承诺给予小额报酬。他们鼓励老年人作学习笔记并拍照提交,以此作为奖励的依据。从老年人与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老年人收受小额微信红包的情况,金额虽小,但影响恶劣,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利用老年人的好奇心和贪小便宜的心理,为其后续的高价销售埋下伏笔。 三、鼓励拉人头进群,实施传销行为 慈和食品店工作人员以自己有任务为由劝说老年人或者以领取福利为诱惑让老年人拉人进群。这种行为是典型的传销手段,通过层层拉人头来扩大销售网络,并从中牟取暴利。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更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四、高价售卖保健品,损害消费者利益 在上述夸大宣传的基础上,慈和食品店向老年人推销其高价保健品。他们以各种方式引导、鼓动老年人购买,价格高昂且缺乏透明度。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价格法等相关法规,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五、密集联系老年人,实施情感操控 慈和食品店工作人员频繁对老年人发私信,内容大致分为三类:嘘寒问暖式的言语关心、邀请参加讲座或宣传活动以及鼓励动员更多熟人入群。这种密集的联系和情感操控手段,使得老年人在情感上产生依赖和信任,从而更容易被诱导购买高价产品。 综上所述,慈和食品店构建了一套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完整诱导闭环。他们以小恩小惠为切入点;以健康讲座为旗号进行夸张宣传;通过拉人入群给予奖励来扩大销售网络;最后以高价推销为目的实现盈利。这种行为模式完全符合国务院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第(一)(二)款所述传销行为。 2680块一盒,家里一下买了十盒,到处藏,生怕发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