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张卫国:把用心落在细节处,愿与患者“肝胆相照”
张卫国(左4)在查房
烟台论坛客户端12月28日讯(通讯员:李成修崔方荣 姜宗延) “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这是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医师张卫国从医三十余年来最真实的写照。在技术领域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同时,他更时刻以责任心自励,力争做能与患者“肝胆相照”的医生。有技术更有温度。三十年如一日,张卫国用心守护着每一位患者,这份付出也为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与认可。
张卫国(右3)团队讨论手术方案
张卫国(右4)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求变求新的精医之路如果用时间轴来回顾张卫国的从医之路,2008年显然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这一年,张卫国从部队转业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转业前他对腹腔镜技术仅有耳闻目睹,从未亲身实践;转业后,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和病人对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的迫切需求都促使他潜心钻研腹腔镜技术,由此开启了他的微创手术之路。肝胆外科微创治疗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技术一经出现便迅速在全球快速得到推广应用。尽管此时起步,在肝胆外科已不算早,但张卫国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精进之路。2012年,他受医院委派前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学习腹腔镜技术。2013年,他带领团队开展了院内首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018年,他先后开展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以及腹腔镜下胰腺体尾部切除术。第二年,张卫国又带领团队完成烟台毓璜顶医院首例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术。多部位、多病种的腹腔镜手术越做越多,张卫国决定向肝胆外科的“高精尖”领域迈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切除脏器多、重建复杂,被公认为是普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而胰腺空肠吻合又是该手术重建中最重要的一环,一旦出现胰腺空肠吻合口漏,将会导致胰瘘和腹腔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2020年,张卫国带领团队完成了首台改良胰腺空肠吻合技术的手术。改良后的胰腺空肠吻合技术克服了传统胰肠吻合方法的适应症窄、步骤繁杂、难度大、时间长等不足,广泛适用于胰腺质地软硬、胰腺残端粗细、胰管粗细等各种病人,使一层半吻合代替了两层、三层吻合,吻合时间由30分钟以上缩短至15分钟以内,大大降低了胰腺空肠吻合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降低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目前,改良胰腺空肠吻合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胰腺手术病人,越来越多的胰腺手术患者因此获益。更多有益患者的努力探索还在继续。2021年,张卫国带领团队率先在烟威地区开展超声造影辅助下的肝癌消融术。将“超人特工队”请进手术室,不仅能借助超声探头探清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还能通过超声造影实现对病灶的精准定位,为肿瘤的完全消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患者信任你来看病,如果没有尽心尽力医治,自己心里这道坎就过不去。”时刻把患者的需求放在心里,张卫国不敢有半点懈怠。三十余年间,张卫国始终保留着一个习惯,不管到哪个城市开会或学习,他都会抽空到当地书城转转,查找最新的医学书。而今,这种习惯也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哪怕再忙,他都会抽空跟进最新的文献和线上会议,力求让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惠及患者,以更好的技术为患者健康护航。
张卫国(中)在手术治好病的前提下尽量让患者少花钱爱看书爱思考的同时,张卫国的腿也很勤,如果不出门诊和手术,他每天至少会查两次房,早上以及下午他都会习惯性地到病房转转,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最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有效处理,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严重后果。这之外,他还有个特点:会尽可能地为患者省钱。“47床的患者胆囊管结石,开个CT查查?”采访过程中,有年轻医生来问意见,张卫国简单问了最新情况,给出了“做B超也可以”的回复。患者转氨酶有点高,他没忙着密集开检验单,建议主管医生“密切观察,等等再看”。愿意在看好病的前提下,尽量为患者省时省钱,与张卫国的个人经历有关。大学期间父亲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弥留之际父亲吃不进东西既饿又痛苦的模样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工作后陆续有家人生病,陪伴就医的途中,作为患者家属的无助、迷茫和绝望,他都亲身体验过。因而,他更能体会患者和家属的不易。也正是因为这份感同身受,让他一次又一次选择迎难而上。去年春节前,从外院转来一名由于巨块肝癌破裂造成腹腔大出血的患者,一期切除肿瘤手术风险极大,张卫国立即联系肿瘤内科会诊,紧急为其实施了肝动脉栓塞介入手术止血,为患者暂时保住了性命。可由于肝癌破裂,癌细胞很容易广泛扩散,在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春节后张卫国果断选择为其进行二期肝癌切除手术。“由于肿瘤紧靠膈肌,破裂后与膈肌广泛粘连,想要完整切除肿瘤,就必须揭开已经愈合的伤口,风险极大。”张卫国告诉记者,患者肝癌大小超过15厘米,且由于肝癌破裂后与膈肌广泛致密粘连,术中大量出血,血压难以维持,一度危在旦夕。幸而在麻醉科、输血科、手术室等部门的高效协作下,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最终患者有惊无险地下了手术台,术后顺利康复出院。“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时刻牵挂患者的安危,张卫国从不敢有丝毫马虎。他常笑称自己用的是“笨功夫”,术前反复核实患者的病史,术中严把每一关,术后勤跑勤问,靠着这样的用心,每个患者的病情和独特之处他都了然于心。三年前的一个下午,张卫国带领团队查房时发现,一位刚做过肝癌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面色苍白,询问后发现其还伴有胸闷、心慌等症状,右肺听诊呼吸音减低,立即完善床旁超声检查。超声显示,患者右侧胸腔有大量积液。考虑到患者可能出现了术后右侧胸腔出血,张卫国和团队及时为其进行止血、快速输液及右侧胸腔穿刺引流,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医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唯有竭尽全力回报患者和家属的性命相托,才算对得起医生这个称呼。”在张卫国看来,不同患者的病情貌似相似,实际上又各有特点,随时都可能出现变化,唯有把每位患者的情况记牢,才可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做到心中不慌,及时给予准确、有效处置。
张卫国(右)在国外知名肿瘤中心参观交流个性化“出手”屡见真招在张卫国的办公桌上,有个特别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2018年以来他做过的每台手术。患者姓名、年龄、手术名称及治疗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及处理,全都一目了然。利用空余时间翻看手术记录并不断复盘,让张卫国在面对紧急情况和复杂病例时真正做到得心应手。这种用心,在张卫国的从医生涯中随处可见。时刻关注每位患者的病情和实际需求,让他和团队有机会个性化“出手”,给患者最贴心的守护。曾有一名男性患者因反复腹疼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诊断其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进行了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但术后半年左右病人再次出现腹部疼痛。这名患者慕名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外科找到张卫国诊治。经过磁共振等详细检查,张卫国仔细询问病史、认真阅片后发现,原来患者存在肝外胆管变异,两支胆管在肝外低位汇合,上次手术仅仅处理了其中一支比较粗、出现结石的胆管病变,另外一支原先纤细、没有结石的胆管术后增粗再次引发结石。确诊后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辗转到济南进行了二次手术。遗憾的是,患者二次术后不久再次出现反复腹部疼痛。他再次找到张卫国就诊。经过仔细检查才知道,二次手术只是探查了上次手术实施的胆肠吻合口、没有发现结石,遗漏了发生结石的变异胆管。找到问题所在,张卫国和团队为男子进行了第三次手术治疗,困扰男子许久的腹疼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给予规范有效治疗很关键,很多时候恶性肿瘤患者会因此多一分生的希望。”张卫国回忆说,有一名肝癌患者确诊时疾病已进展到晚期,双肺和左侧髂骨均发生转移,辗转济南、上海、北京等地均被告知已失去了手术机会。回到烟台后,张卫国和团队针对其病情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采用介入联合靶向治疗,尽管一线治疗效果欠佳,但调整为二线靶向联合介入、免疫治疗后,其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左下肢疼痛消失,恢复了正常行走、生活自理,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如今已带瘤生存四年。不为治疗而治疗,只为给患者最好的守护!这也让张卫国收获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很多肝癌患者辗转多地求医后最终又回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外科,在张卫国团队这里寻求进一步治疗,部分外出就医的患者遇到困惑时也会听听他的建议,这种时候张卫国也总会坦诚相助。“病人利益至上!让病人获益是我们一切努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做一名好医生,对很多人而言是孜孜不倦的个人职业追求,但对张卫国而言却是他和妻子两个人的共同梦想。因身体原因提前退休的妻子多年来始终默默支撑着家庭,让张卫国能心无旁骛地工作,这让他既珍惜又感恩。而今背负着两个人的医者梦,他更不敢有丝毫放松。始终把患者放在心里,把用心落在诊疗的每一处细节中,张卫国正以行动践行医者初心。
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张卫国专家简介:张卫国,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肝脏、胆道、胰腺、脾脏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胆石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追求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疗效。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SCI收录3篇,主持完成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