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须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ytbbs.com/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从古至今,唯男人大概皆有胡须。然面嫩皮白,无须者甚少。而《康熙字典》中,大概对于上唇,下唇,脸颊,下颚的胡须,皆有自己独特的称谓。而我今天要说的,不是胡须的形状,颜色,疏密的生物特征,而是一篇文章。他解开了我心中多年的疑惑,纠正了我年少无知时积攒的偏见。</p><p class=""> 上小学时,就学过鲁迅的《三味书屋》,中学时学过《少年闰土》,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作者的正直爱国,文笔的犀利,都是那个年代作家的代表。但随着年龄的慢慢的长大,却对于这样一位爱国主义者的胡子,一直无法理解,耿耿于怀。如此爱国嫉恶如仇的一位作家,为啥留了一个日本样式的胡子,因为留学日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妻子是日本人的原因?(原文中提到他的妻子已经更改国籍)总之很难理解。</p><p class=""> 然今日有幸拜读作者本人的《论胡须》,对于其中原因做出了很详细的阐述。总结一下,大概是汉唐宋时期画像及古墓壁画中很多隐士皆为上翘胡须。元朝以后,胡须多为下翘。年轻时,作者曾游览孔庙,庙中供奉画像中有宋什么祖皇帝的画像,胡须皆为上翘。至于日本的胡须发展史,作者不得而知,也不想详细考究。而对于国粹家们的议论,作者几次三番解释,不堪其扰。也由于胡须打理油,并不好买,放任胡须,终于成为下翘式。而改革家们,则又喋喋不休。后来终于明白,胡须得谤,根本原因在于胡须的两个尖端而上。只需将胡须剪成隶书的一字,就没有烦恼了。这大概也是为啥后期的鲁迅是一字胡的原因。</p><p class=""> 正如作者所说,国度今亡,然国粹家不会少,而国粹家不少,这国家就不算亡。所麻烦者,必须时常剪剪而已。</p><p class=""> 于23.10.24夜</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