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乱象何时休?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点,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感。***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然而,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典型问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侵蚀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首先,这些问题的特点是普遍性和顽固性。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看,“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党员干部层层“甩锅”,在岗位上“混日子”,热衷于“打太极”,工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问题能绕就绕、能躲就躲;有的拍脑袋决策,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不切实际的工作却压着干;有的欺上瞒下,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甚至编造假数字、假情况、假政绩欺骗上级……这些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在一些地方和领域普遍存在;也不是偶然发生,而是长期积累形成;也不是易于解决,而是难以根除。其次,这些问题的危害是严重性和深远性。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些基层干部宗旨意识淡化、政绩观出现偏差、纪法敬畏缺失等根本原因。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基层治理效果和质量,削弱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破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大局。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整治,就会影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最后,这些问题的整治需要系统性和持续性。要坚决纠正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日常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基层治理中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要及时查处、严肃问责、公开曝光,形成震慑。二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优配强基层班子,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法律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水平。三是加强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基层机构改革,统筹党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资源,设置综合性内设机构。要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其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要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四是加强基层治理的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社会组织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培育扶持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要完善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权力事项,接受群众监督。要鼓励志愿者、乡贤等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总之,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权益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相协调,才能推动我国基层治理不断展现新面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层社会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