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例“拿地即开工”PPP类项目落地芝罘区
(通讯员李世龙)去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芝罘区坚持以环境优化夯实“突破”基础,以项目推进引领“一核突破”,先后打造了首个“拿地即开工”—烟台蓝白食品产业物流园二期项目、首个“简易低风险”—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废品仓库项目,在全市营商环境创建工作中树立了芝罘样板。近日,为实现“审批效能再提速、项目落地再加快”这一目标,芝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反复谋划,在政策法规范围内对“拿地即开工”审批流程进行深度优化细化。于5月25日,一天之内为芝罘区只楚街道玺萌小学项目帮办代办了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不动产证4张证,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实现了PPP项目类的“拿地即开工”。一、超前介入、边谋边动,在项目准备上留足余量从其他区市及我区此前“拿地即开工”审批案例来看,为尽早掌握项目线索、进入预审流程,一般会采取园区摸排和部门走访的方式,与企业建立联系、跟进服务。今年年初,为最大限度提升“拿地即开工”服务层级,区审批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以区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多次协调区发改、文旅、工信、住建和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调度汇总园区工业项目招商引资情况,并根据园区产业规划布局,分析和选取意向企业。会同责任部门,将“保姆式”审批服务作为招商名片,第一时间与企业建立联系,对具备“拿地即开工”潜力的项目,列明审批清单,将预审环节提早到项目孵化阶段;另一方面,与园区商定了周走访机制,建立了走访配档表,由局主要领导带队,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每周走访园区大中型企业,在摸排项目线索、洽谈合作意向的同时,帮助企业逐个制定个性化办事清单,安排专员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咨询、预约等服务,实实在在地解决企业办事难点、痛点。二、部门联动、环环相扣,在服务保障上精准发力今年年初,根据区级重点项目名单,区审批局和区教体局多次协调会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烟台市“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实施方案》要求,决定以玺萌小学建设项目为试点,在全省范围打造首个“拿地即开工”PPP项目。3月份,区审批局会同教体局对项目选址现场进行了走访,根据项目性质、投资和工程进度等方面,拟定了审批清单,指定专门人员靠上服务,指导企业于4月中旬完成了申报材料准备;5月中旬,针对项目已具备进场条件这一情况,区审批局、芝罘规管办、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和只楚园管委等多个部门启动并联审批模式,邀请了法律顾问,对前期审批案例进行复盘,探索精简环节的空间和手段;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利用土地挂牌公示期,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预审;针对由市级审批部门负责事项,安排专人全程贴身服务,陪同企业一起到市审批部门,手把手帮办,协调市级部门和芝罘规划办以告知承诺制方式对不动产证进行容缺受理,实行事项并联审批,同步公示用地和工程规划,变公示等待期为审批加速期,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间。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流程合并等手段,最终实现了全省首个PPP类项目“拿地即开工”。三、全面复盘、总结提升,在复制推广上多点开花针对此次玺萌小学项目保障工作环节、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同步复盘,做到一边办理、一边梳理,进一步探索审批效能提升空间,固化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的标准化、制度化流程。一是建立高效便捷沟通交流机制。各职能部门实行分包管理,安排业务骨干与各街道责任人、重点项目企业方代表建立三方微信联络群,提供“店小二”式服务,企业若有问题,可通过联络群第一时间获得解答;企业若有需求,也可通过联络群即时向上反馈,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二是建立切实有效问题整改机制。以工改领导小组作为工程建设审批链条总抓手,每月召开问题整改专题会议,组织各成员单位进行自查自纠,针对性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形成问题台账,逐一明确解决方案、完成时限、责任分工,定期进行销号处理,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审批流程。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监督考核机制。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及时公布公开各类利企信息、创新举措,同时接受公众监督,广泛搜集反馈意见;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对审批流程中滞后的部门进行问责并限期整改,不断加强和企业间的联系,打造科学审批模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