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博士检验师杨新在哪都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在抗疫一线行
烟台论坛客户端4月29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李凌峰)一年三百六十日、多在抗疫一线行——这是两年多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分子生物学检验科副主任、副主任检验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新工作的最真实写照。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医学检验临床基因检测工作的杨新,面对疫情,在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的“小家”和抗疫攻坚的“大家”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到医院驻地之外区域,他一直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上坚守。
昼夜统筹调度,一周建成全市首套硬气膜式核酸检测实验室杨新是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多次荣获所在医院优秀工作者、先进工作者、中青年技术创新标兵称号,曾荣获山东省核酸检测岗位技术能手称号,并被山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实验室小组会议今年3月,杨新再一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些荣誉他当之无愧——12日,受命作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队领队,紧急参与筹建烟台市第一套硬气膜式核酸检测实验室;13日,开始人员抽调、试剂耗材订购等工作;14日22时,到实验室筹建地参加筹建会议一直持续到15日4时;15日7时,为安置抽调的检测人员做准备;17日午夜,整套检测系统调试完毕后带队进行预实验;18日2时30分,预实验完成,4时接收临床标本、正式启动实验室第一批检测工作……一周时间,杨新和同事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又一次为当地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为加快推进这一实验室启动,杨新在一周之中“连轴”工作,期间因过度疲劳,一度手抖、心动过速,不得不回去稍事休息后再继续工作。
杨新主持气膜实验室全体检测人员会议记者了解到,在被抽到这一实验室工作的98名检测人员中,只有约40人有新冠核酸检测工作经验。面对这种局面,杨新根据后续的工作需求,将检测人员分为四个组,实行“老带新、熟带生”并反复培训,在每个组分别设置质量管理员、试剂耗材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文件管理员、生物安全管理员,以及试剂岗、提取岗、扩增岗和标本接收岗等岗位责任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尽可能消除“责任灰区”,并避免责任重叠。
“通过优化人员组合,最终克服人员资质问题,规范了工作流程。”杨新说,在检测系统进入试运行后,他又带领队员制定了硬气膜式核酸检测实验室新冠病毒检测质量控制程序、实验室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结果复核制度等11个规范文件,确保检测质量。坚守抗疫一线,精准攻坚克难诠释责任与担当杨新参与筹建的烟台市第一套硬气膜式核酸检测实验室(东部实验室)很快就在抗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烟台市第七轮全员核酸检测中,这一实验室在12小时内完成计划上机检测任务。在第八轮全员核酸检测时,在部分仪器因故障不能使用,同时有16名骨干人员被抽调执行其他任务的情况下,在16小时内仍然完成计划上机检测任务。期间,杨新还对检测人员采用动态管理方式,对每批次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长进行动态调整,避免人员精力和体力衰减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杨新(右2)参与实验室筹建会议4月12日后,在保证烟台市第一套硬气膜式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杨新又参与了该市西部实验室筹建工作。在借鉴东部实验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带领西部实验室检测队的检测能力在短短几天内便接近单套气膜式实验室的最大设计通量。“疫情面前,不畏艰难冲锋在前,是每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担当。”杨新说,自己必须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多次直面病毒,舍小家顾大家百炼成钢映初心最近一段时间忙碌着筹建新的实验室,只是杨新“一年三百六十日、多在抗疫一线行”抗疫工作的一个缩影。从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杨新就作为烟台毓璜顶医院“第一梯队”成员,承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此外还随时根据工作需要奉命出征。 杨新(右3)在济宁督导疫情防控2020年七月、八月,他随队抵达乌鲁木齐、喀什、和田,除完成常规核酸检测援助任务外,还对和田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检测队伍;2021年二月、三月,杨新作为我省疫情常态化防控督导专家来到济宁,提出了大量可行性意见和建议,督促相关实验室进行了整改和提高;同年九月至十一月,除在烟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并到烟台多个区市督导核酸检测机构之外,还作为省级城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能力验收工作组前往菏泽、枣庄、济宁和临沂四地市进行检查验收。今年年初,他又出征天津、助力当地抗击疫情,并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杨新(左3)援助天津核酸检测“这两年,对杨新来说与家人相伴的日子少之又少,在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的‘小家’和抗疫攻坚的‘大家’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杨新的一位同事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