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晨CY 发表于 2015-8-7 15:43

昆嵛山岳姑殿的传说

岳姑殿原是建昌(江西西南城县建昌镇)麻姑修炼的地方。麻姑献寿是以昆嵛山为最初的起始源头,并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因而岳姑顶有了“人间的万寿山”一说。 在道教神仙中,麻姑是出现较早的一位,最早记载麻姑事迹,见于元代于钦《齐乘》引《仙经》云:“姑余山,麻姑于此修道上升,余址犹存,因名姑余”,《列异传》载“神仙麻姑降东阳蔡经家,手爪长四寸……”使麻姑传说完整丰满起来的奠基者是晋代的葛洪。葛洪在《神仙传》中描述“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散垂至腰……麻姑自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又麻姑鸟爪……”是说,麻姑看似十八九,实际上年寿无限,有长生不老的本领;女儿身加鸟爪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带有远古时期女性崇拜与图腾崇拜。中国的神仙文化是与道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民间诸神往往是道教中的仙真,麻姑就是这样一位人物。民间“麻姑献寿”的传说也是麻姑长寿文化的有一个标志性产物。麻姑作为健康长寿的象征,在我国不少地方妇女祝寿时送麻姑献寿图、春节贴麻姑年画,在民间绘画和工艺品中,也多出现麻姑画像,这都与人们追求长寿的潜意识相吻合,表达了人们的长寿观念。 传说中有长生不老之药和神仙的海上三仙山蓬莱、瀛州、方丈均是由昆嵛山衍生而来的。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里称昆嵛山为“海上诸山之祖”。 秦始皇曾四次巡游山东半岛求仙延寿,有三次经过昆嵛山(公元前218年、219年、210年),据《资治通鉴》等记载,曾被封为“胶东王”的汉武帝寻长生不老药的次数是秦始皇的两倍。这使胶东地区的仙道文化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使胶东成为道教文化产生的重要源头。 自秦皇汉武之后,昆嵛山迅速成为海上名山,并有“海上仙山属蓬莱,蓬莱之祖是昆嵛”之说。 麻姑传说的历史在唐代以前就产生了,麻姑仙堂始建的年代不详,有记载的、最早的一次修建是唐光化年间(898-901),由于字迹残缺太多,无法得知碑中所载;宋太平兴国四年(979),麻姑观观主王守缘又进行了一次重修,另有佛教的大藏寺、开元寺、白佛寺等众多僧众参与,说明当时麻姑观与佛教寺院的联系是比较紧密,关系也是很好的。五代时期昆嵛山中有了麻姑冢等仙迹,自此麻姑备受当地人崇拜,并以她作为长寿、健美、聪明、正直、纯洁的象征。宋政和六年(1116),宋徽宗大兴道教,敕封麻姑为虚妙真人,仅隔了两年,重和元年(1118),又赐额显异观,这标志着昆嵛山的麻姑崇祀已获得了皇家的正式认可和相当程度的重视。   麻姑得道成仙后,金大定年间,碧霞元君从泰山迁入。继而修筑岳姑大殿等庙宇72座108间,麻姑逐渐被岳姑所取代,麻姑的事迹也渐渐地销声匿迹。元代中后期,麻姑仙堂被改为岳姑殿,明代始,姑余山上所崇祀的岳姑基本替代了麻姑,香众进香均以香会、香社会的名义进行,昆嵛山方圆百里内有几个香会组织的成员均超过百人,到明代中晚期姑余山岳姑崇祀活动的规模已是非常可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相对成熟和稳定。因为岳姑能够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在清代时出现了“女会”,规模达二百人以上。据明万历戊午年(1618)《重修岳姑山茶房记》碑中了解,那时岳姑殿下就已经设有茶房,供往来的商客解渴节劳,此次茶房的重建是因为山门的改造扩大,移地重建的,这也反映了明万历年间岳姑殿香火日盛一日,庙会也是内容丰富且颇具规模,岳姑殿庙会已经成为当时昆嵛山地区的一个大型物资信息交流集散地,是胶东最大的庙会。

桃乄桃ゞ 发表于 2015-8-7 17:1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昆嵛山岳姑殿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