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菲菲 发表于 2015-4-10 10:20

本月烟台山医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脑起搏器”新技术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治疗,律动生活”。记者从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采访了解,我市55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近达到2万人,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帕金森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
昨日上午,记者采访了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孔敏博士,孔敏博士建议,如发现老年人有手抖、肢体震颤、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另外,对于有5—10年帕金森病史的患者来说,本月烟台山医院还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脑起搏器”新技术,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
   
   同样作为一种老年病,帕金森病并不像高血压、糖尿病被人熟知,那么,什么是帕金森病?
“这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早期手脚僵硬、动作缓慢和震颤,中晚期出现起步困难,身体易失去平衡等。”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孔敏博士介绍,帕金森病多在55~60岁以后发病,病人疾病中晚期运动能力受限,生活往往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顾。
   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得病率为1%,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得病率为5%。目前,全国共有250万帕金森患者。据不完全统计,烟台市    55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近达到2万人。
   跟很多老年病一样,帕金森病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三四十岁的患者有所增加。孔敏博士告诉记者,自己接诊最年轻的患者年仅26岁,这位26岁的女性患者最初的症状是走路瘸,再就是手部动作慢,最终确诊为帕金森病,在烟台山医院积极治疗后目前情况很好,能正常工作生活。

治疗:烟台山医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脑起搏器”新技术

对于中晚期帕金森患者来说,生活质量的低下让患者和家人备受煎熬。为此,本月,烟台山医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脑起博器”新技术。孔敏博士告诉记者,脑起搏器又称 “脑深部电刺激(简称DBS)”,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疗法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有效方法。DBS疗法明显地改善了PD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脑起搏器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并具有可调性的,每位病人均配有一个程控器,可在医生设定的安全范围内调整参数,获得更舒适的疗效。该治疗安全持久,可卓有成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孔敏博士强调,与苍白球毁损术和丘脑毁损术(细胞刀)不同,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是完全可逆的,非破坏性的治疗,不毁损神经核团,通过给电改善神经功能。脑起搏器对帕金森病的控制以是有效且安全的。我国已超过60000名患者受益于该疗法。

误区:很多人当成老年正常表现而延误治疗

   2年前,市区56岁的赵女士发现自己的手变得不灵活,穿衣服系扣子时很笨拙,不过也并未过多在意。过了段时间,赵女士走路时右腿出现明显的拖步、跛行,不过没有明显的震颤,先后曾往北京等医院诊断帕金森病建议药物治疗,不过,由于赵女士害怕药物副作用一直没吃药,只是在家口服中药治疗,不能控制症状。
   后来,赵女士来到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孔敏博士给予帕金森病疾病状态评估,诊断为帕金森病早期,经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变,行走如常人,可正常生活自理。前段时间回访,患者状态一直保持较好。

   孔敏博士介绍,帕金森病如果能够得到早期治疗,效果会非常好。不过,遗憾的是,很多患者都是到肢体震颤的时候才过来就医,而这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很多人认为动作慢和平衡差是正常的老年表现没引起注意,从而耽误疾病的诊断。”孔敏说,早期患者一般通过药物治疗,中晚期患者的有效方法则是脑深部电刺激疗法,该治疗安全持久,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月烟台山医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脑起搏器”新技术